出口增长三级跳后,贵州省茶叶怎么走?

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联合“一带一路”国际茶贸易产业创新院日前发布的《2021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分析 […]

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联合“一带一路”国际茶贸易产业创新院日前发布的《2021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》统计显示,2021年贵州茶叶出口总量5937.9吨,同比增81.24%,排名全国第九;出口量、出口额增幅均为全国第一;出口额2.22亿美元,同比增114.6%,排名全国第四;出口均价37.4美元/千克,排名全国第一。

近3年,贵州省出口额同比增长均超过110%,稳居主要茶叶出口省同期增长第一位。

贵州出口茶类以红茶和绿茶为主。从产品结构看,贵州省主要以绿茶、红茶并重,少量乌龙茶。绿茶产量占比57.5%、出口额占比47.3%,主要是精制眉茶、珠茶、蒸青绿茶;红茶产量占比40.9%、产值占比49.7%,红茶主要以CTC红碎茶为主。

贵州是红茶出口第一大省。2021年,贵州省以1.1亿美元的红茶出口额在各省中排名第一,占比高达27%,出口均价也最高,达每千克45.54美元。

市场布局方面,贵州省主要出口中国香港、缅甸、越南、俄罗斯、美国等,其中,出口到中国香港茶叶量占比65.6%、金额占比87.6%。贵州省出口到中国香港的茶叶达2亿美元,远超当年贵州省其他出口贸易伙伴的出口额总和。

聚焦重点环节 精准市场定位

2021年,贵州省把出口作为检验推动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大提升、带动市场拓展率先突破、拉动夏秋茶大生产的重要手段措施,聚焦市场渠道、营销主体、产品标准等重点环节,精准市场定位,培育壮大市场主体,提升出口服务能力,贵州茶叶出口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,逆势上扬。

截至2021年底,贵州全省备案出口茶叶种植基地170家、48.67万亩,分别同比增长40.5%和57.1%。全省备案出口生产企业163家,同比增长81.1%。茶叶出口继续保持量价齐增、出口茶产品提档升级的可喜势头,茶叶作为贵州农业第一出口产品的地位更加稳固。

贵州省出口茶区分布在遵义湄潭、凤冈,铜仁思南、印江、江口,黔西南州普安,安顺西秀,黔南州都匀、独山等地。出口茶叶企业主要有从外引进的贵州詹姆斯芬利公司、习普公司等,省内贵茶公司、邦朵公司、御茶村公司等。

贵州茶园面积稳定在700万亩,成为中国茶园面积第一省份,加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张,贵州作为中国茶叶原料基地、加工中心逐步形成,奠定了大规模出口的生产基础。

贵州定位做干净茶,严格质量安全管理,为茶叶出口创造了优越条件。贵州率先禁止在茶园使用水溶性农药、草甘膦,提高禁限用农药标准,去年在国家禁用68种农药的基础上,提高到128种,并对照欧盟、日本出口茶叶标准提出28种出口茶园慎用农药。近些年,随着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,规模化与质量安全导致国内出口规模企业纷纷云集贵州,如浙茶集团、湘茶集团、黄山毛峰集团、中茶公司等进入贵州建基地或合作生产。规模化、质量安全、出口等多种因素叠加,以及对出口市场不断地了解和学习积累,促使贵州茶叶出口高速成长。从贵阳海关提供的检验检疫出口数据看,2016年3727万美元、2017年7164万元、2018年6200万美元、2019年1.2亿美元、2020年2.31亿美元、2021年3.26亿美元,6年年增长率在50%以上。

中国茶叶出口的生产商、出口商、渠道等一直较稳定。随着世界经济深度调整,茶叶出口市场结构也不断优化,消费进一步向优质化、品牌化方向发展。因为贵州是中国茶叶出口的后发区域,没有传统产品、传统渠道等优势,因此,贵州着力于发挥品质优异、质量安全的优势,从传统出口大宗茶叶、相对低端逐步向名优茶、品牌化、小包装茶等方向发展,主攻中国香港、越南、马来西亚市场,由于东南亚饮茶习惯与我国沿海地区相同,价格相对较高。依托抹茶、绿宝石、工夫红茶等产品,贵州不断开拓日本、欧美这些购买力强的终端市场渠道。

挖掘增长潜力 四方面扩大出口

在取得不错的茶叶出口销售业绩的同时,贵州省茶叶仍存在不少问题。出口茶叶备案基地相对贵州茶园规模依然较少。截至2021年底,全省备案出口茶叶种植基地170家、48.67万亩,仅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6.95%左右,一定程度制约了全省茶叶进一步扩大出口。

同时,贵州茶叶出口时间短,市场开拓能力不强、渠道不多、积累不够。缺乏专业的对外贸易人才,对国际市场及其标准的理解不够,作为原料茶的比重高,自营出口占比偏低,还有较大增长潜力。

出口茶叶产品结构也有待进一步调整。贵州以春茶为主,机械化程度不高,生产成本偏高。近些年开始从春茶为主向夏秋茶并重的方向调整,但从我国茶叶仅5美元/千克的平均单价可以看出,国外市场对于注重外形且价格偏高的茶叶需求并不大。

2022年一季度,贵州省茶叶出口659.04吨,同比增长50.04%,货值7818.99万元,同比增长80.19%。贵州省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2年茶叶出口目标为力争4亿美元(指检验检疫出口茶叶数据),同比增30%以上。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,确保完成目标。

一是建设60万亩出口备案基地。聚焦关键环节和风险点,开展管护培训、加强技术支持、规范备案管理、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等。

二是强化出口基地茶叶质量安全管控。动态跟踪欧盟、摩洛哥、日本、美国等贵州茶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的茶叶农残等限量标准,通过推动雨林联盟、双有机等认证,严格监管。

三是培育有资质的出口企业达到200家以上。通过招商引资和本土培育相结合,吸引一批优强企业在贵州建设茶叶出口基地和加工中心。围绕主要出口企业,开展针对性服务指导。

四是强化出口市场产销对接。支持企业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,积极对标欧美、日韩、中东等国际市场,研发和生产更能满足国际市场需要的产品,强化“贵州绿茶”宣传推介,支持省内茶叶企业自营出口。

 

 

来源:中国食品报(雷睿勇 余海游 张明露)

茶叶安全信息中心公众号